最新报告指出,自《巴黎协定》签署以来,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60家银行累计向化石燃料产业提供融资高达3.8万亿美元

24 Mar, 2021

气候组织警告称,即使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化石燃料融资仍在继续增长。

点击此处阅读报告.

全球——今日发布的这份关于化石燃料银行融资最全面的报告(第十二期)记录了气候变化科学共识与全球大型银行的行动之间令人震惊的不一致。这份题为《银行巨头与气候乱局2021》的报告将重点从以往的35家银行扩大到全球最大的60家银行,并揭示了在《巴黎协定》通过后的5年里,这些银行已经向化石燃料产业注入了超过3.8万亿美元的资金。

这份报告由雨林行动网络、银行追踪、土著人民环境网络、国际石油变革组织、Reclaim Finance和塞拉俱乐部共同撰写,并得到了来自全球50个国家逾300家机构的支持。《银行巨头与气候乱局2021》列出了全球最大的化石燃料投资机构,其中摩根大通表现最差,是全球最大的化石燃料产业融资银行,而加拿大皇家银行、巴克莱银行、法国巴黎银行、三菱日联银行以及中国银行则分别是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和中国的银行当中为化石燃料产业融资最多的银行。该报告还指出,化石燃料产业在2020年所获的融资总额仍高于2016年所获融资总额,这一趋势与《巴黎协定》所提出的应迅速减少碳排放而将全球温升控制在1.5°C范围内的要求相悖。

报告显示,即使由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引起的经济衰退导致化石燃料产业在过去一年的融资较上一年减少了9%,但全球最大的60家银行在2020年仍增加了对100家化石燃料公司的融资额,进而导致全球化石燃料产业扩张逾10%。这些银行在过去5年间向拥有化石能源扩张计划的100家主要公司投入了近1.5万亿美元,其中一些公司所运营的化石燃料项目具有高度争议性,例如3号线原油管道以及不断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土著居民马普切人的土地上扩张的压裂开采项目。这些只是报告中所列出近20个案例研究的其中之二。

美国的银行仍然是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驱动力,摩根大通仍然是全球表现最差的“化石银行”。摩根大通最近承诺要采取行动使其融资活动符合《巴黎协定》目标,但其仍无节制地为化石燃料产业提供资金支持。2016年至2020年期间,摩根大通的贷款和承销业务为化石燃料产业提供了近3170亿美元的资金,比同期间第二大“化石银行”花旗银行为化石燃料提供的资金足足多了33%。

自《巴黎协定》通过以来,为煤电企业提供融资金额最多的前十大银行均来自中国,以中国银行、全球规模最大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以及中信银行为首。尽管报告中所列出的银行在2020年向全球最大的30家煤电企业所提供的资金总额较2019年下降了9%,但仍高达390亿美元。

通过限制对北极钻探化石燃料项目的直接投资,银行业关于北极地区石油和天然的政策有了长足进步。然而,自《巴黎协定》达成以来,摩根大通、工商银行、民生银行和巴克莱银行仍是在北极地区拥有化石燃料业务的公司的最大资金来源。

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前景下,对于借款国和贷款方而言,针对煤电基础设施的投资将变得更具风险。在新发展阶段,只有坚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中国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也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要实现这一点,中国需要各领域的主要利益相关方的支持,而像工商银行这样的国有银行在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350.org全球金融项目经理Yossi Cadan表示。.

报告还对各银行现有的气候政策与承诺进行了梳理,发现银行业的气候雄心明显不足,与《巴黎协定》的目标完全不一致。最近备受瞩目的银行政策要么侧重于在“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这一遥远而不确定的目标,要么侧重于对非常规化石燃料融资的限制。一般来说,现有的银行政策在限制与项目有关的直接融资方面最为严格,然而,项目相关融资仅占本报告分析的化石燃料产业融资总额的5%。

参与编写本报告的机构一致要求,尊重土著居民的权利,包括自由自愿、事先知情的认可权,以及更广泛的人权,必须成为所有银行融资决定必须遵循的原则,不可协商。

大家说

Ginger Cassady,雨林行动网络 执行总监

新冠疫情导致全球化石燃料融资出现全所未有的下降,现在全球大型银行面临着严峻选择:他们可以决定继续减少对造成气候危机的产业的支持力度,或者可以随着经济复苏不计后果地迅速恢复相关业务。美国的银行仍然是化石燃料产业最糟糕的资方,而随着格拉斯哥气候峰会即将于今年年底召开,这一风险实在是再大不过了。华尔街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停止为化石燃料产业的扩张提供资金,并致力于从化石燃料产业完全撤资,以确保其融资行为与《巴黎协定》1.5°C温控目标相符。”

Tom Goldtooth,土著人民环境网络 执行总监

我们必须认识到,世界顶级银行为石油和天然气的扩张提供资金,手上沾满了鲜血。无论他们怎样漂绿、参与碳市场、采取未经证实的技术来‘修复’或是许下净零排放承诺,都无法免除他们对人类和地球母亲的罪行。全球土著人民的土地正在遭受掠夺,我们的固有权利遭到侵犯,我们生命的价值在化石燃料的扩张面前已经被剥削得所剩无几。为了维护地球母亲的神圣性和领土完整性,这些银行必须承担破坏地球母亲的代价。”

Lucie Pinson,Reclaim Finance 创始人暨执行总监

这些数字表明,尽管银行业相继提出净零排放或符合《巴黎协定》气候目标的承诺,但这些承诺是空洞的。法国就是典型的案例。法国财长Bruno Le Maire喜欢称巴黎为‘绿色金融之都’,但数据显示,巴黎是2020年‘气候虚伪之都’——四家肆无忌惮的银行使法国成为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支持者。法国巴黎银行为英国石油和道达尔等石油巨头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贷款,成为2020年全球第四大化石燃料金融机构。很明显,所有银行都需要明确表示对化石燃料开发商‘零容忍’,以清晰的政策代替空洞的承诺。”

Ben Cushing,塞拉俱乐部 金融倡议项目经理

包括美国六家主要的银行在内,全球许多大型银行在近几个月都做出了引人注目的承诺,表示将在未来30年内将其资金对气候的影响降至零。但是,最重要的不是他们说了什么,是他们正在做什么,而数字是不会说谎的。这份报告指出了这些银行言辞与行动之间的差距,其所展示的内容令人震惊:全球各地的银行,尤其是以美国的银行为首,正在通过向导致气候危机的化石燃料产业注资上万亿美元来加剧气候乱局。如果这些大型银行在2021年不能开展与其2050承诺相匹配的化石燃料撤资行动,削减对化石燃料产业的资金支持,那么其承诺就不值得我们称赞。”

Johan Frijns,银行追踪 主管

随着至关重要的格拉斯哥气候峰会临近——但愿全球新冠疫情危机不会阻止国际社会召开会议解决另一个更大的生存危机——我们见证了一家又一家银行相继作出庄严承诺,表明要‘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如果银行业现在不采取措施处理其对化石燃料产业的融资,那么这一值得称赞的目标就无法实现,而目前有太多的承诺恰恰缺乏这样坚定的承诺:开始采取行动,切断与所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联系。这些公司的营运将继续加剧气候变化。”

Lorne Stockman,国际石油变革组织 高级研究分析师

对于那些认为模糊的‘净零’目标就足以阻止气候危机的银行来说,这份报告是一个现实的检验。我们的未来取决于资金的流向,而到2020年,这些银行已经向化石燃料产业投入数十亿美元,这将进一步加剧气候混乱。银行现在需要把重点放在减少化石燃料产量上,而不是放在遥远而雄心不足的目标上。半途而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方法学说明:

本报告根据彭博财经的承销商评级方法(在牵头交易的银行之间划分评级),汇总了银行为开展化石燃料业务的公司所提供的贷款和债务及股票发行的承销情况,这些公司的名单来自于彭博财经和全球煤炭撤资清单(Global Coal Exit List)。特定交易的银行评级根据特定借款人或发行人的化石燃料强度进行了近似调整。本报告结果草案事先与银行进行了分享,银行有机会就其融资行为和政策评估发表评论。